创新文化

SIATER说 | 张志诚:自信来源于不断地实践

时间:2022-06-07  来源:文宣办 文本大小:【 |  | 】  【打印

  3月中旬,深圳木棉花盛开,春意盎然,春天的气息令张志诚博士的步履更加轻松自信。张志诚坦诚地对小钜说:“我在深圳先进院求学6年收获颇丰,除了学到专业知识,最大的收获是在深圳先进院的这段经历改变了我的性格,我从一个性格急躁的人,变成了沉稳而自信的人。”

  “深圳先进院求学改变了我的性格” 

  2010年5月,张志诚从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毕业,来到深圳安科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磁共振事业部工作,从事技术支持的工作,每日装机、培训、维修和应酬,这样的生活令张志诚很快感到事业的天花板,他内心渴望做一些研究性的事业。

  2012年,他从安科辞职,2013年5月考入深圳先进院医工所读硕士,师从谢耀钦博士。

  “谢博士人非常好,只要我有任何研究方面的需求,他都无条件支持我,谢老师非常的平易近人,他就是那种亦师亦友的良师益友,他对我的培养可以说对我的人生产生了深刻影响。”张志诚回忆道,“我在入学先进院之前,性格急躁,一遇到事情就想立马解决,其实没想明白就动手常常会事倍功半。后来,在谢博士的指导和帮助下,我做了几年的科研工作,我的性格也不知不觉地改变了,我变得更加自信,感觉没有什么自己做不了的,只有自己不想做的;也没有以前那么急躁了,碰到事情会深思熟虑,考虑它的可行性,以及失败的后果自己能否承受,然后再行动。”

  为什么能发生如此巨大的改变呢?张志诚介绍了自己所承担的一个为期两年的研究项目。2015年初,医工所开展蛇形机器人的研究,其中有一个基于碳纳米管的X射线源研制工作,被谢耀钦分配给了张志诚。

  “当时,我们课题组成员大多数是软件开发出身,只有我一个人是学医疗电子专业的,有一定硬件基础,当谢博士告诉我由我来承担X射线源研制工作的时候,我心里很发怵,因为这个研究工作会涉及到电子、材料、封装、机械等多个领域,我除了对电子和机械略懂一点,其他的都完全不懂,可谢博士鼓励我承担下来,遇到问题找合作单位一起解决。”张志诚被逼着往前冲,一路走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除了自己可以解决电子和机械设计方面的问题,材料方面问题就请教先进院医工所陈燕博士团队,封装方面则找到一家东北的玻璃真空封装厂合作解决。通过两年时间的磨练,不仅做出了样机,张志诚本人也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不断拓展科研的边界 

  2017年至2018年,张志诚被深圳先进院推荐为Virginia Tech 联合培养博士生,他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做了一年的研究工作。2019年10月,博士毕业后,他再次到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两年。

  “美国高校里的学术氛围十分纯粹,导师会鼓励我们自由探索,我本来是从事CT的研究,到了斯坦福医学院,导师要我做每一个成像模态的调研,包括PET、超声和MR,最开始我还有点抵触,因为自己特别想快点出成果,怕面弄宽了,影响出成果,可后来我不断地扩展自己的科研边界,打开了眼界,反倒感觉导师给我的这个机会非常宝贵,学到了很多的新东西,包括机器学习与医学成像等,工作以后更是用得上这些新知识。”张志诚认为,不要把自己局限在狭小的方向内,而应该大胆地拓展自己的眼界,多做一些思考,能够积累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形成与众不同的科研优势。

  时间管理非常重要 

  2021年11月,张志诚结束了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后研究工作,面临就业选择,他决定接受国内一知名公司提供的工作机会。“因为它给我的岗位是做学术研究,虽然在企业做学术和在科研院所不一样,但我喜欢做科研,所以选择了这个平台。”

  到了新的工作岗位后,工作节奏非常快,张志诚感受到时间管理异常重要,因为每天都会被各种事情缠住,他很快就意识到不能把自己的学术研究主线让事务性工作全占据了,因此从第二个月开始,他每天都给自己留出两个小时来做课题研究,做思考和沉淀,这个是给主线留出足够的时间段确保能出成果。

  “我是工作两年后再读研究生的,所以我对选择学术研究作为一生的方向非常明确,我十分感激自己进入先进院学习,遇到了好老师、好的研究方向,而我的自信就是在先进院里培养起来的,自信来源于不断地实践,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收获。”张志诚也希望先进院的院友们勇于实践,大胆探索,不断拓展科研边界,争取在前沿学科方向取得更出色的研究成果。

  人物简介 

  张志诚:斯坦福大学博士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博士,其中,2017年至2018年Virginia Tech 联合培养博士生,于2010年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本科毕业;常年聚焦于新型医学影像和诊疗技术的发展。

 

张志诚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