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院士讲他执教的日子
7月7日,我国计算机领域著名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数字所首席科学家陈国良教授为先进院师生献上一场主题为“如何指导研究生”的精彩讲座。通过“陈式风格”讲解“十个如何”,不仅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陈院士清晰、练达、精准的讲解思路也让人折服。
如何当好一名导师,陈院士认为需要有一套适用于已的指导方法,“现在我的博士生已经编号到96号了,可能会编到108号……”陈院士多年来还一直保持将自己的学生“编册入户”的习惯,从学生的基本信息到过程管理,他都清晰掌握。他认为导师在指导学生时,有些事也是需要亲自示范的,导师既应该是指挥员,又应该是战斗员,这样才能培养出既有创新意识又有动手能力的高端人才。
而作为学生,陈院士认为王国维著名的“人生三境界”可以概括,特别是其中的三个关键词,即第一境界中的‘望尽’--书要全部都读,且要读的通,第二境界中的‘终不悔’――成功不是一次性的,是反复一直走下去的,要有毅力,第三境界‘千百度’――要找很多次,做很多次才可以顿悟成功。
在陈院士的规则里,有许多“三”字经,比如组织学生参加讨论班,要有“三个约定”,即约定时间、内容、学分;“三分读,七分想”;写论文“三步曲”……陈院士最后还和大家分享了他认为如何参加学术会议的一句格言,足见先生气质。他认为“在学术争论的自由王国里,你不要试图压倒和取代别人,而是要如何充分发挥自己的学术优势,最终地,也是最重要地,要从争论的对方吸取有益的东西,丰富和完善自己。”
王国维人生三境界: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三句本来都是言情话相思的佳句,却被王国维用以表现“悬思——苦索——顿悟”的治学三重境界,它巧妙地运用了三句中蕴含的哲理意趣,把诗句由爱情领域推绎到治学领域,赋予了它以深刻的内涵。
讲座现场
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先进院数字所首席科学家陈国良教授讲“十个如何”
陈国良教授儒雅亲切 令人敬佩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