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AT新闻网

蝴蝶沙龙 | 《底层视觉之美》带你探索艺术背后的科学力量

来源:文宣办发布时间:2025-03-31

你知道朋友圈里的大片是如何诞生的吗?原来我们平时用的修图软件,智能美颜、高清复原,都是科研人员用算法为大家呈现的。3月28日,一场硬核又浪漫的新书发布暨计算机视觉领域报告刷屏朋友圈。

深圳先进院科研处处长喻学锋在致辞中表示,《底层视觉之美》是一本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书,作者用优美的语言叙述其对底层视觉的理解,书中所体现的科学家精神值得每一个人学习。

“蝴蝶沙龙”第二十一期活动以《底层视觉之美:高清大片背后的人工智能》发布暨计算机视觉领域报告为核心主题,通过主题演讲、跨界对话等形式,呈现计算机生成图像的魅力与挑战。

《底层视觉之美:高清大片背后的人工智能》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科学之美”包含了作者对人工智能和底层视觉的理解,以及作者的经典代表作,同时作者还回顾了自己过往经历和对未来的独特思考。第二部分“人格之美”涵盖作者的团队文化、对科学家精神的理解,此外还包含了作者写的生活小品以及诗歌。“这本书不仅是一部技术专著,更是一部富有温度的作品,无论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专业人士,还是对高清影像、内容生成技术感兴趣的读者,都能从本书中受到启发。”南洋理工大学校长吕健勤在该书的序中写道。

该书作者、深圳先进院数字所多媒体技术研究中心董超研究员表示,之所以想写这样一本书,是因为在过去十年,他对底层视觉感触颇深。“在底层视觉里,技术的背后有着对艺术的追求,艺术的背后又有着科学的力量,而科学注定与哲学相互交织,这就是本书想表达的底层视觉之美。”

董超以诙谐幽默的语言分享何为计算机视觉。他说,所谓底层视觉,也就是我们能够看清楚一张照片,例如平时大家使用的去噪、去模糊、去雾等修图功能。而高层视觉,则是我们能够看明白一张图,即语义分割、物体检测、人脸识别、图像分类等。董超认为,计算机专业需要一本美学书,这也正是他写这本书的初衷。“底层视觉与高层视觉不同,它面对的不是一个个冷冰冰的数字指标,而是一幅幅生动的图像画面。”

活动特邀香港城市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副教授马柯德与中山大学副教授金枝带来两场前沿报告。

马柯德副教授分享了团队提出的基于人眼感知的 HDR 图像处理框架,突破跨动态范围质量评估难题,覆盖多曝光融合、色调映射及单图像重建技术。

中山大学金枝副教授团队则展示了轻量高效的去雾网络 MB-TaylorFormer、暗图增强及超分算法,实现恶劣环境下的图像质量提升。双方研究成果在 CVPR 等顶会发表,为影视、VR、自动驾驶等领域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底层视觉之美》书籍背后的故事

董超说,算法就像手中的锤子,钉子则是要做的产品,从算法到产品,就像是用锤子砸钉子。但光有了锤子和钉子还不够,还要找到适配的锤子、钉子。董超早期在商汤科技做产品研发,当时公司刚刚成立,他发现自己的算法还未有明确的方向,因此也经历过许多次挫折,例如为了满足客户需求,自己的团队需要从头学起;又或是自己和团队付出许久的成果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董超坦言,这段看似痛苦坎坷的经历,也成为了他极其宝贵的一段经历。

“想要将算法运用在实际生活中,除了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又好又快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遗憾的是,算法的速度和性能如同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董超在书中写道。

从算法到产品的故事落下帷幕,董超如愿以偿地回到了学校,回归到了科研的初心。他也同样希望大家无论去到什么岗位,都能亲自体验、判断、选择,保持真诚的心。“希望大家都能勇敢尝试,只有试过之后,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深圳先进院院务委员、科研处处长喻学锋致辞


作者董超分享创作心得


作者胡锦帆分享创作心得


香港城市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副教授马柯德作报告


中山大学金枝副教授作报告


董超研究员及其团队在签售区与读者深入交流


附件下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