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究生/博士后 > 先进榜YOUNG
先进榜YOUNG

十大优秀研究生 | 黄晨阳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十大优秀研究生 | 黄晨阳

一、基本信息

姓名:黄晨阳

专业/培养层次: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2020级博士研究生

所部:集成所

中心:智能仿生中心

导师:吴新宇研究员、徐天添研究员

科研成果:发表SCI期刊论文11篇,其中一作发表T-RO、T-MECH、RAL等高水平期刊论文4篇(含一篇导师一作);一作论文入选卓越行动计划新刊Cyborg and Bionic Systems封面;一作在审2篇IEEE Trans汇刊论文。

获奖情况:获得2020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2023SIAT院长特别奖、2021SIAT院长优秀奖、2021国科大三好学生标兵;获得国际机器人顶会IROS最佳应用论文奖(1/2494)、中科院一区TOP期刊TMECH最佳论文入围奖(每年仅5篇)


享受解决困难的过程

黄晨阳认为一项研究课题能取得好成果是令人兴奋的,好的成果可以反过来滋养研究过程中的耐心和信心;而解决挑战性难题的过程则能让人享受其中,各种预料不到的情况很可能藏有彩蛋。回顾科研过程,黄晨阳分享了一个让自己印象深刻的研究经历,“在一次研究中我复现了很多已发表的方法,在过程中也不断的调整方案,然而实验结果总是不尽人意。但当时我作为主要人员参与的另一项合作交叉研究课题却为我提供了灵感,最终解决了面临的实验困境。让我在科研过程中持续坚持的动力,大概就是过程里不期而遇的惊喜,以及好奇心和探索欲吧。”


导师为我的科研之路护航

黄晨阳认为导师对自己成长的帮助是巨大的,“当我还是一名科研小白时,导师鼓励我外出交流和参加学术会议,不断激发我对待科研的热情;在入门阶段,导师十分注重培养我严谨规范的科研思路、实验技巧和写作方法;在进入独立科研阶段,导师会以她对前沿技术的深刻理解和对创新技术的敏锐觉察来评价我提出的研究课题的创新性。在科研过程中任何遇到困难的时候,导师都会尽己所能为我提供帮助。”


要学会“苦”中作“乐”

在很多人看来科研是严肃而枯燥的,而黄晨阳认为平衡好工作和生活的关系,就能让自己发现科研“甜”的一面。“我的一些小方法就是按照事情轻重缓急做好时间规划,适当将实际DDL提前几天,提高工作时的效率和专注力,就能够少占用生活时间。”科研压力大或者理不清头绪的时候黄晨阳会泡一壶工夫茶,一边品茶一边欣赏音乐,有时候也会独自玩一会游戏,“一个人喝茶或者玩游戏的好处在于可以随时开始,也可以随时停下来做其他事情。”

科研之余黄晨阳还喜欢户外骑行和爬山,喜欢去有阳光的地方。从北京天安门到承德避暑山庄,从成都天府广场到康定情歌广场,从成都郫县到重庆朝天门,从深圳大学城到大梅沙,环绕青海湖......他的累计骑行长度已经达到了两千余公里。深圳气候很好,一年四季都适合爬山,莲花山、塘朗山、梧桐山、大笔架山、梅沙尖的山巅也都留下了他的身影。在黄晨阳看来运动是一种消解焦虑的方式,能够让他的心境平和与开阔。

(环青海湖骑行)

(梧桐山爬山)


先定一个小目标

获评“十大优秀研究生”后黄晨阳谦逊的表示十分意外,“因为候选的同学们都很优秀,有很多方面都值得我学习和追赶。在公开答辩中,能领略到这么多优秀学子的风采,学习他们宝贵的科研经验和创新思维,这可能是我收获的最大惊喜吧。”被问到未来想获得的领域内最高奖项是什么,黄晨阳回答“太长远的目标暂时还没考虑,当下最希望的就是能发表一篇具有影响力的子刊论文了。”把握每一个学习的机会,聚焦于眼前的目标,大概就是黄晨阳能够持续进步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