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
深圳市人民政府
⾹港中文大学
常用系统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首页
机构概览
科学研究与支撑
国际合作
教育培养
EN
常用系统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EN
机构概览
机构简介
院长寄语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统计数据
先进视界
通知公告
研究机构
先进集成技术研究所
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
先进计算与数字工程研究所
生物医药与技术研究所
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
合成生物学研究所
先进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碳中和技术研究所
科学仪器所(筹)
研究队伍
人才概况
人才介绍
人才招聘
人才动态
管理服务
综合处
科研管理处
创新融合处
人力资源处
财务资产处
合作转化处
教育处
党群工作处
监督审计处
支撑平台处
产业发展中心
科学研究与支撑
科研进展
IBT融合
科研诚信与伦理委员会
实验动物管理
分析测试中心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生物安全管理
SIAT新闻网
要闻播报
科研进展
综合新闻
人才动态
合作交流
学术活动
媒体报道
档案频道
刊物与文化
科学普及
教育培养
教育概况
招生信息
学位培养
学生工作
学生就业
博士后
教育动态
研学生活
学生活动
先进榜YOUNG
体育与健康
讲座信息
国际合作
交流动态
国合项目
出国境事务
来华指引
下载中心
成果转化
转移转化
控股企业
成果超市
合作交流
党建与文化
党建工作
群团工作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创新平台
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
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
深港脑科学创新研究院
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
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
深圳脑解析与脑模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深圳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
中欧创新医药与健康研究中心
SIAT新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SIAT新闻网
科研进展
要闻播报
科研进展
综合新闻
人才动态
合作交流
学术活动
媒体报道
档案频道
刊物与文化
科学普及
科研进展
07-07
2022
Nature Communications | 工程化空间隔离实现多物种菌群的构建
研究团队在人工合成微生物群落领域,针对跨物种菌群因为竞争关系难以稳定共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人工空间隔离的策略及方法,灵活、精确的构建了稳定的跨物种微生物群落。
7月5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戴卓君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研究团队在人工合成微生物群落领域,针对跨物种菌群因为竞争关系难以稳定共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人工空间隔离的策略及方法,灵活、精确的构建了稳定的跨物种微生物群落。并可控组装了多种合...
07-05
2022
Nature Biotechnology | 调控蛋白质稳态,建立蛋白降解靶向(PROTAC)减毒疫苗新策略
该团队以流感病毒为模式病毒,建立了蛋白降解靶向病毒作为减毒疫苗的技术为疫苗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北京时间7月4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司龙龙课题组,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Biotechnology上发表了题为“Generation of a live attenuated influenza A vaccine by proteolysis targeting”的研究成果。该团队以流感病毒为模式病毒,建立了蛋白降解靶向病毒作为...
07-05
2022
深圳先进院在定量磁共振成像领域研究获得多项新进展
院劳特伯生物医学成像研究中心的研究团队在定量磁共振成像领域先后获得多项研究进展,包括定量指纹成像的字典模型优化、定量指纹成像的高精度图像重建、快速定量参数成像等研究成果。
定量磁共振成像(Quantitativ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qMRI)可以获得多种人体组织的参数图像,近年来逐渐被应用于对临床疾病进行精准医疗和疾病量化分析。 然而,目前qMRI仍然存在瓶颈问题:①因为采集时间过长,导致成像易受患者运动干扰;②因为图像质量不足,导致还未仍未实...
07-04
2022
Biomedical Optics Express | 深圳先进院高速光声显微成像技术入选期刊亮点推荐
该技术利用高速数字微镜(DMD)实现成像区域的结构光场照明,通过快速调制结构光场的傅里叶照明条纹,获取图像的变换域频谱信息,采用傅里叶频谱逆变换即可完成图像快速重建。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学光学与分子影像中心刘成波、郑炜团队合作,在生物医学光学领域旗舰期刊Biomedical Optics Express发表了题为“Video-rate high-resolution single-pixel nonscanning photoacoustic microscopy”的研究论文,报道了一种基于单像素非扫描方式的...
07-01
2022
Lab Chip∣深圳先进院杨慧团队在外泌体高效分离技术取得新进展
本研究基于杨慧团队前期在片上负磁泳系统构建以及片上外泌体分析处理方面的工作基础,在极大提升了片上无标记磁分选技术的性能后,成功实现了其在纳米生物样品分选方面的应用。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工所杨慧研究员团队在细胞外泌体高效分离技术取得最新研究进展,成果以“Extraction of small extracellular vesicles by label-free and biocompatible on-chip magnetic separation”(利用无标记和生物相容的片上磁分离系统提取小细胞外囊泡...
07-01
2022
Angew. Chem | 魏平课题组与合作者发展新型可编程抗体-DNA嵌合分子系统智能控制T细胞靶向杀伤肿瘤
实现可编程化精准靶向肿瘤细胞的新型合成生物学免疫疗法.
近年来,肿瘤免疫学与合成生物学交叉融合,推动了包括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 CAR-T),及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体(Bispecific T-cell Engager, BiTE)等工程设计的新型生物大分子、细胞与基因治疗手段,在癌症治疗,尤其是血液瘤的治疗中...
06-27
2022
Sens. Actuators B-Chem. | 用于光动力学治疗和实时疗效监测的级联靶向新型光敏剂的研发
一种具备线粒体/RNA级联靶向及荧光转换功能的新型光敏剂,并将其用于肿瘤细胞的光动力学治疗及实时疗效监测。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药所王怀雨、李鹏辉团队在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上发表了题为“Mitochondria/RNA Cascade-targeted and Fluorescence-switchable Photosensitizer for Photodynamic Therapy Augmentation and Real-time Efficacy Self-monitoring”的文...
06-22
2022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 医工所影像中心团队采用二区荧光探针实现了胶质瘤和脑血管高分辨成像
科研团队利用该探针在小鼠模型上实现了原位脑胶质瘤的高信背比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成像信背比 = 90)、脑血管的高分辨率(成像分辨率 = 70 μm)近红外二区成像。
红外二区荧光成像(1,000-1,700 nm)是近十年来发展的先进光学成像技术,已成为基础和临床研究的重要工具。应用该技术可以实现无创、高时空分辨率的蛋白、细胞、血管、肿瘤的跨尺度分子成像。发展高亮度、特异性靶向的近红外二区荧光探针是该领域研究热点和难点。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
06-21
2022
Front Cell Dev Biol| 雷晓华领衔完成空间生命科学研究主题专刊
本专刊的主题为探讨空间微重力环境,特别是利用地面模拟微重力(simulated microgravity, SMG)平台,从细胞、器官到个体水平上探讨微重力效应对细胞增殖和分化、生物个体发育的影响。
实现地外生命的长期生存和太空生命孕育是人类发展的宏伟目标,同时,这也成为科学界关注的前沿课题[1]。生物在太空飞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暴露于微重力状态下,而空间微重力效应会从分子到细胞以及整个生命个体不同层面上触发其对生长和发育的一系列响应[2,3]。尽管人类对了解哺乳动物和植...
06-08
2022
Chemical Science | 无标记质谱筛选赋能新酶活定向进化
文章依托深圳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发了无标记质谱筛选技术,应用于环二肽合酶的定向进化改造,快速得到了F186L突变体催化合成野生型天然酶无法产生的新二酮哌嗪分子。
6月2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司同课题组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杨兆勇课题组,在国际学术期刊Chemical Science在线发表研究论文“Directed evolution of a cyclodipeptide synthase with new activities via label-free mass spectrometric screening”。文章依托深圳合成生物研究重...
36
37
38
39
40
更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