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中国教育创新峰会暨深圳先进院2018公众科学日活动在中科先进院实验学校成功举行

时间:2018-05-23  来源:中科先进院实验学校 文本大小:【 |  | 】  【打印

  2018518日,“中国教育创新峰会:科技教育与创新素养”专题研讨会暨“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2018公众科学日”活动在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实验学校(以下简称“中科先进院实验学校”)举行。此次的参会人员分别来自北京、上海、江苏、广东、湖南、内蒙古等17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共300余人。大家齐聚一堂,共同研讨“科技教育与创新素养”的主题。共有来自全国各地15位嘉宾分享,以及 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创新素质培养”和“新时代背景下创新素养的机遇与挑战”两个圆桌论坛。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副院长郑琰主持。 

 

  国家督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副主任刘坚作了第一场主题报告——《21世纪核心素养5C研究报告》,刘坚院长表示:“文化理解与传承(Cultural Competence)、审辩思维(Critical Thinking)、创造性(Creativity)、沟通(Communication)和合作(Collaboration)这五大素养从不同角度刻画了21世纪人才必备的核心素养,它们之间既各有侧重,又相互紧密关联,形成一个整体。”刘院长还提出了自己的两点思考:“第一,创新素养教育比任何一门课程都重要;第二,创新素养的培养需要在每一门课程中落实到日常的常规教育教学活动中。它不应列入国家课程之外,更不应视之为少数人的专利,应该在每天的教育教学中体现创新素养教育。”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国家小学科学课标修订专家组副组长胡卫平带来了第二场主题报告——《儿童青少年的创新素质及其培养》,胡教授指出平等的学习环境和科学的课程体系建构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之后,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叶文梓、深圳先进院科普工作负责人丁宁宁依次上台,分别作了关于《教育创新的深圳探索》和《科学与基础教育融合探索》的主题报告演讲。   

 

  来自香港培正、澳门培正、广州21中、深圳中科实验的代表们以“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科学教育与创新素养培养”为主题组织了圆桌论坛,分析了当前青少年科学教育与创新素养培养的现状,并根据实践经验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其中,中科先进院实验学校宋如郊校长阐述了学校围绕“科学+”的办学理念所作出的一系列关于特色化发展的探索,并介绍了学校课程建设中正在实施且已取得了一定成效的博士课堂,随后解答了嘉宾们关于博士课堂课时安排和不同年级内容设置方面的疑惑。宋校长细致而耐心的解答赢得了与会者的热烈掌声。 

  在18日下午的论坛活动上,广西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所所长罗星凯教授首先作《科技素养教育:我们的初心究竟在哪?》的主题报告深圳市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银艳琳、浙江杭州绿城育华亲亲学校校长陆颖、浙江省温州市实验中学信息技术教师戴小红、甘肃省临泽县教育体育局人秘办副主任豆义全、北京教育学院讲师徐扬、广东省云浮市第六小学副校长李志锋、美行思远创新教育总裁张平兮、上海春禾青少年发展中心理事长陆逊、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实验小学校长徐萍在会上作了教育话题的分享报告。大家通过展示在培养学生科技与创新素养过程中的不懈探索和取得的成功经验,实现了信息互通和取长补短的目标。 

  最后,全国新学校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嵇成中主持了第二场圆桌论坛,罗星凯、胡玉华两位教授与来自中科院心理所的白新文副研究员以及浙江省教研室管光海教研员、深圳市南头中学陈坚校长,一起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创新素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这一主题。 

  论坛期间,与会代表还参观了中科先进院实验学校的心理梦工厂、智能制造实验室、机器人创新实验室和TRIZ创造力实验室等高端实验室。在VR+STEAM创新教育实验室,嘉宾们兴致勃勃地戴上了3D追踪眼镜,还使用交互笔进行VR相关操作体验。中科先进院实验学校高端实验室、博士课堂等“科学+”系列课程,给嘉宾们留下了深刻印象。